4B

字数: 2215

更新时间: 2025年9月1日 16:12:11

新程,这是我写给你的第二封信。

当然,你不知道还有第一封信,因为我还没有发给你。原因就是,我怕我写得太混乱了。

从下决心给你写信开始,一下子感觉有好多事情想要说给你听。这些事情如同逃难的人一样,蜂拥着挤到了指端:对过往的回忆,现在的貌似重要的事情,感慨以及悔恨,所有这一切都争先恐后地要往外倾诉。

所以,我得慢一点儿,先梳理一下思绪,尽可能把要说的话讲清楚。

虽然到现在还没有把信发给你,但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。我今天真真切切地感觉到,这是我做的最正确的决定。

这两天都开车跑到很远的地方。机缘巧合下,都去了同一家咖啡馆,位于一个偏远小镇上。

那里面的景象,就像是正在放映一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黑白电影。具体的情形,我都不忍心再描述给你听。搁在以前,我想我会伤心,至少会不甘。可是现在,我却发现自己很平静,甚至有些慰藉。将来,我也会成为那其中的一员,只希望到时候走路不要太蹒跚就好。

你瞧,上面的这些实际上我是不打算给你讲的。我不想显得叽叽歪歪。毕竟我不认为自己有资格讲什么人生智慧。还是讲讲失败,讲讲经验教训吧。

在同学朋友那一圈同龄人之中,我还算是比较早就开始做生意的—那时候叫下海。在当时,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的网络和物流。在几个南方大学同学的帮助下,我开了一家茶庄。茶庄装修古朴典雅,看上去挺有格调的,牌匾还是请当时一个小有名气的书法家题写的。

等到开始营业,就讲不起氛围和格调了,一切以赚钱为导向。当然,这也没什么错。

小城吗,还是熟人经济。茶庄表面上看起来阳春白雪,逐渐地,主要的业务实际上是同各个企事业单位的行政、办公室等等打交道。我们按方抓药,他们要什么,我们就给进什么。

那时候,表面上是茶庄的我们,从扫帚,原子笔,记事本,一直到电线电缆,甚至电脑空调,我们都给客户进过货。为了维护客户关系,每天各种吃喝玩乐。每一单,都为客户想得极其周到,真可说得上是“双赢”。

然而,我又懂得什么呢?!

首先说,我的学识和教养真的不怎么样,见识也少得可怜。这当然可以归咎于出身和成长环境,但是我觉得个性和自身的后天修为仍然是起得决定性作用。

可以给你举两个例子。有一次,我领着几个客户“朋友”去消费(那个时候,我们的小城刚刚兴起了夜总会),快到半夜时,意兴阑珊的我竟“擅自”去其中一个主要人物的小包房里,招呼着一块儿走人,而其人当时正和一位热辣的姑娘“聊”得火热。

另一个例子是,有一次当地一个重点企业相当级别的人物私下同我说,他发现现在正是一个个人造富的最好时机。而我当时不明所以,只是在心里暗暗盘算着他手中的那个订单。那个订单就是我所能想到的最现实的“造富”。

当时,他正在谈论的是风起云涌的各种改制浪潮,即原来的国有企业转变为某种形式的集体甚至个人所有,时间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。

直到我出国以后,闲来无事,翻阅了不少所谓的官场小说,里面的人情冷暖、世态炎凉,宛如现实的人间百态录,也是活生生的人际关系学教科书。

然后某一天,那两件事忽然重新浮现在我的脑海,自己的笨拙顿时令我汗颜。

如果说第二件事还是由个人见识和所处地位决定是否能见微知著,那么第一件事就完全是源于自己的个性和修养了。表面上我的出国似乎是为了找寻更好的机会,实际上可能并不是没有“好的”机会,根本就是没有能力抓住机会的问题。

说到这里也要打个补丁,所谓的机会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。当时以为的机会,也可能是后来的陷阱。

没有做到春风得意,未尝不是一种侥幸和保全。

当然,在当时即使清楚正在发生的事情,也不见得具备有所行动的能力。可是,所谓时代的浪潮波澜壮阔,身为一粒微尘的我们,身处其中,身不由己,载浮载沉,至少应该了解正在流经的是那个河段吧?!

时隔十多年之后,我才大概知道,那时正在上演的是怎样的一出大戏!

你可以看看,包括现在许多领一时风骚的明星公司,以及众多的富商巨贾,在当时都曾亲身经历了很多次复杂的各种改制,先是承包,然后是各种的参股,入股,控股。各种的眼花缭乱······

至于说是否后悔,懊恼,眼红,羡慕嫉妒恨等等,我现在还真没有那种感觉。

这就牵扯到我要跟你说的另外一件事。

当年我初到多伦多的时候,因为不熟悉当地的生活习惯,包括当地的房屋结构也有和我们不同的地方—比如这儿的卫生间里就没有咱们那儿的所谓地漏。我曾经犯过两次同样的错误,是那种简单粗暴非常低级的错误,给房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。

第二次犯错的时候,房东认真地和我讲话。我感到非常不好意思,像咱们华人常做的那样,一边说着抱歉,保证今后不会再犯,一边用微笑来掩饰尴尬。

房东本身是一个还不错的人,是来自葡萄牙的第二代移民。那次尽管我尴尬地微笑着,并一再保证,他仍然一再地向我提出要求,甚至表情越来越严肃。

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文化上的差异,马上端正态度,收起尴尬的笑容,正色表示道歉,并认真地说今后不会再发生。那位为人很好的房东这才放心离去。

这看似一件小事,某种程度上却改变了我的认知系统。

从那以后,对于很多事情,不再含糊,是自己的错,就坦承下来。不是说自己有多么勇于承担,仅仅基于对于客观事实的尊重。

当去掉了模糊不清,模棱两可,我发现,自己的心态也同时轻松了好多。

没有两相比较,孰优孰劣的意思。只是基于我本人的感受而已。

和你说这些,是因为你是我的儿子,虽然我没有尽到一个父亲所应承担的责任。

实际上我的意思是,既然我已经在这里,既然我们有这个机缘,为什么你不考虑一下出来念书呢?

能从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来看看这个世界,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吧。

← 上一章
使用键盘左箭头到上一张,右箭头到下一张
下一章 →

评论区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立即登录